666~川内高校工科学霸来了!必须佩服三连!
制造芯片、发表6篇SCI期刊论文
华尔街见闻实习、造智能机器人
.......
四川高校这些小哥哥
用经历告诉大家
只要努力,只要认真
你也可以!
成电“智”造 奋力追“芯”
“其实最重要的是喜欢,我觉得我所做的工作有意义,这份热爱就是动力。”坚持热爱,选择传承,舒一洋除了不断精进自己的科研水平,还担任IEEE IMS(国际微波年会)学生设计竞赛评审助理,并带领团队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在学术的道路上追求卓越、勇攀高峰、不断创新。
回顾9年的成电追“芯”之路,舒一洋用“认真”来评价自己,未来,他希望自己能继续走科研道路,继续为我国集成电路事业攻坚克难、奋力拼搏。
另一位电子科技大学的追“芯”学霸叫做刘嘉豪,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生,他所在团队研发设计生理信号AI处理芯片,用于多种可穿戴/植入式智能健康监测设备,让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结合,并在ISSCC 2021上发表成果。
小小的芯片如何成为多用途“健康管家”?刘嘉豪团队针对目前已有问题,在团队共同努力之下,研发出一种超低功耗、可重构、支持自适应学习的生理信号AI处理芯片(BioAIP),并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认可。
↑手指封装芯片
在芯片领域奥林匹克级别会议上发表成果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在刘嘉豪看来科研的第一要义是热爱,从他接触到数字芯片起,就对数字电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在坚持有关于电路的梦想同时,也在这个领域发现和挖掘到了自己的真正天赋。他说,“我永远在追梦的路上!”
接下来的这一位学霸厉害了,他实现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首次以第一作者、第一单位在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论文,他是邱东,目前推免直博电子科技大学,师从李言荣院士。
从小接触实验室是他科研路上的启心,他说:“我对世界十分好奇,去做科研、去探索这个世界、去满足我的好奇心,这种生活是十分适合我的。”而选择研究二维超导,他的浮躁与焦虑也无处不在,“寻找方法+落实”则是他在团队中提炼出的解决思路。
在他看来,本科阶段是一个不断“试错”的过程,好奇心和兴趣最为重要,而科研是一项闭环很长的工作,往往投入几个月也会没有正向反馈,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坚持深入思考。这也是他给志从于科研的学弟学妹们宝贵的建议。
他用代码书写青春
当导师询问是否愿意面对全新领域的研究方向时,他说:“我抱着一颗平常心,即使失败也是意料之中,但我愿意去试一试。”他就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研究生,李波。
从入门到发表第一篇SCI,这个过程经历了困扰时期,收获了欣喜瞬间。据悉,李波总共发表6篇SCI期刊论文,一个个代码,组成了这个青年三年的故事,是他最亲密的“好友”。
“做科研失败是常态,被拒稿,实验结果不如意......不乐观怎么面对呢?”生活中乐观的他,指导学弟学妹时被趣称“波总”,美食与运动都不可辜负的他打算继续深造,“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。”是这位少年科研路上的解意春风。
从东软走出的“IT大神”
压线冲进实验室刻下了这位负责人的第一个脚印,好在兴趣使然,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反而在世界前沿科技的研究过程中越挫越勇,撰写论文,参加学术会议,拿到华尔街见闻的实习offer,负责联想ThinkCloud LDV 桌面云软件技术落地......
↑蒙沂鑫和同事与童夫尧的合照
在东软的云计算实验室启航,让他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,因为热爱,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信心百倍、无所畏惧。
爱养多肉的工科学长
↑秦士力给多肉浇水
但在生活上,他享受骑行旅途中的“逃离”与“未知”,还将养殖的多肉搬往教室,他说在浇水的时候感觉很治愈,没想到吧,这个学长还挺萌。
双创青年的无人机科技
他是90后董事长,将无人机科技作为创新创业根基的他,不但发明专利还参加国赛,他是四川省第五届“互联网+”金奖获得者,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刘士源。
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的他,在国家鼓励创业与学院支持创业两大契机的支持下,投身创业,多次的失败并未将他击垮,反而让他创办公司,将无人机科技应用到更广泛的市场空间。这名双创青年以改变自己来不断激励,他的确做到了,改变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往 期 阅 读➤转扩!维护国家安全,我们能做什么?➤成都医学院副教授坐地铁时出手救人,没想到...➤《2021年00后交流障碍测试题全国统一卷》➤四川这两所高校约定“一起成为更好的大学”!